首页

男主调教男奴吃黄金

时间:2025-05-25 20:04:35 作者:“有里有面”,做好城市更新“绣花功” 浏览量:32577

  中经评论:“有里有面”,做好城市更新“绣花功”

  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”近日,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明确提出,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建设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”。

 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,会在新陈代谢中不断成长。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质,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,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经历深刻转型。城市更新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一头连着经济发展,既关系到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,又是扩大内需、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抓手。

  近年来,随着各地城市更新行动逐步推进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也在不断增强。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4年,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,惠及居民4800万户、超过1.2亿人,共改造提升各类老化管线36万公里,增设停车位387万个,建设养老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.8万个。

 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。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,既有的需求标准在提高,新增的需求类型更丰富,但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还存在设施不够健全、功能不足、安全隐患等短板弱项。《意见》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城市更新行动的路线图,也为未来各地推进相关工作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

  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,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,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,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,优先补齐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短板,全面排查城市基础设施风险隐患,增加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,不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、古民居……《意见》围绕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提出了诸多务实举措,说到底,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
  尊重人民群众意愿,顺应城市发展规律,告别以往的大拆大建,做好微改造的“绣花功”,是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,也是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。为此,不仅要在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找到最大公约数,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,还应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共建共治共享。

  城市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,涉及方方面面。无论是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,还是建立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,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一根基。推进城市结构优化、功能完善、文脉赓续、品质提升,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,需要坚持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“面子工程”、“形象工程”。

  在城市更新行动中,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强化精准思维,力戒形式主义,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,办一件成一件,才能使城市既有“面子”更有“里子”,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。(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新春走基层)夜幕下的钢轨“精调师”

废品站里有4个人在工作,我们两个和我女朋友的爸爸妈妈,平时像分拣什么的,我们都会帮忙,但卖货送货这种,一般都是女朋友的父母去做。他们每个月会给我们两三千块钱。

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

“金熊猫奖”是面向全球,以影视作品为载体,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,以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。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期间,“百花遇见金熊猫”文化沙龙举行,电影界代表、行业精英以及学术翘楚共谋“金熊猫奖”国际影响力提升之策,架“电影之桥”深化交流互鉴。

联播+|从三对辩证关系悟全面深化改革

读懂中国,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。那么,应该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?12月4日,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“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:方法与效能”专题论坛在广东广州举行。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“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”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路径”等议题展开讨论。

创造历史!商春松为中国跑酷队首夺世锦赛金牌

一个好地名,既能留得住乡愁,也能擦亮美丽乡村名片。遵循历史与习俗、尊重群众的情感、尊重群众的创造性,在命名更名中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弘扬民族精神,就能以地名展现和提振精气神,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向仁爱礁运补答记者问

据统计,2014至2023年,中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、海浪、海冰、赤潮等海洋灾害223次,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5.88亿元,死亡失踪人口277人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